•  栏目 研究性文章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研究

作者

  • 云南厚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
  • 华合(北京)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
  • 北京智城联合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

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增加,特别是在国土空间规划提下的综合治理中处理生态环境修复问题已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与挑战。目前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全国各地正积极推进国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因此本文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重要性,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措施。

引言

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具备工程性、实施性和支撑性特征,二者之间存在明确的继承与互补关系,是制定和执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核心要素和支撑方式。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内涵、内容与方法已经从单一的土地整治和单一要素的生态修复,转变为多要素的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

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重要性

1.1 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迅猛推进的背景下,城镇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传统土地开发模式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通过实施耕地综合治理,实现了耕地资源的科学化管理与集约化利用,通过调整土地功能布局,优化土地结构,促进了不同功能用地的协同进步,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1.2 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生态系统遭受明显破坏,具体表现为土壤侵蚀、植被退化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相关部门通过自然环境的再利用与重构能够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改善与提升,例如:实施植被恢复工程、湿地保护与修复等措施不仅能够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还能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生态服务。

1.3 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正遭受严重的生态危机,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可以有效地提升土壤的固碳能力,增强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此外优质的生态环境能够有效地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对缓解全球变暖具有重要的意义。

1.4 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同时也是提升人类生活品质的关键。在推进绿色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能够为地区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因此积极实施国土综合整理与生态修复工作对于确保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内容体系

2.1 空间类型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山水林田湖草沙”概念的提出,“全域、全方位、系统性”理念已深入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中。国土综合整治是针对国土空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工程、技术和生物等多种手段,实现国土空间功能的恢复,提升国土空间品质,促进国土空间的有序发展。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是综合的、将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综合管理,构建美丽的生态国土的总体平台,我国国土整治的发展趋势已从单一的综合治理转向全域、全方位、全要素的综合治理。首先,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目标已由传统的耕地整理扩展至“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其次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区域已拓展至整个土地资源,强调以流域为单元的陆海统筹,同时兼顾地表与地下资源的协调;第三,在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中强调系统性治理,采取多元化的治理措施。基于《土地整治规划》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导则》等相关规定,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国土整治”空间被划分为生态、工矿、村庄、城市(不包括海域)四大类,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对象不仅包括耕地整治(如垦造水田、建设高标准农田),还包括山林生态修复、矿山整治修复等生态修复类型。

图1 空间规划国土综合整治修复主要内容与框架

Figure 1.

根据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发现各级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概念界定与实施深度存在同质化现象,上级及下级规划的衔接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脱节,同时在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的指导性方面存在不足。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应确立清晰的整治目标,明确综合整治的总体目标,界定城市综合整治的范围及城市主体功能区;将下级统筹规划中规定的治理与恢复工作指标具体化,对不同类型的治理与恢复工作进行详细分类。

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措施

3.1 加强整体规划,细化分区目标

基于全局视角,强化统筹规划,明确目标导向,从宏观层面出发,加强土地资源规划布局,明确目标导向,不仅能够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整合,而且能够提升规划执行的效能。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总体统筹规划,明确各功能区划指标,推动国土空间的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特别是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应对城市整体改造及生态恢复等领域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划分,明确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及相应的控制策略。例如:在耕地复垦区域,在构建耕地景观的同时兼顾耕地的生产力和生态环境质量;在生态修复区域,进行生态要素的修复与全面提升,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在确定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区域的任务与指标后应依据各区域的特性与需求,进一步优化土地的空间分布,确保各项整治与恢复措施得以有效实施。例如:在生态恢复区域应以原有湿地、林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为核心,适度开发人类活动空间,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为确保总体规划的连贯性和有效性加强各类规划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所设定的目标融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保各规划的指导原则和措施相互协调、统一推进,从而实现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工作的整合化、高效化实施。

3.2 编制整治方案,践行规划任务

基于总体设计与区划指标的预先设定,依据国土空间规划需求,启动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活动。为确保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目标的实现,进一步细化了工作内容,确定了各项任务的优先级。为了实现发展目标,相关部门采取了明确的目标导向策略,深入分析了不同区域的特色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治理与分类施策的策略,全面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包括对用地结构进行调整,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浪费,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也为区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规划制定过程中,相关部门依据治理规划确定了投资经费针对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具体情况进行了收益评估,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与执行的有效性。为保障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高效开展,相关部门对各项目的时间节点、责任主体、任务分配等进行了详细规划,制定了具体的执行方案及保障措施。

3.3 立足重点区域,强化综合整治

为了满足实际的需求和应对各种情况对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区域进行优先级划分和合理的安排,确保乡村用地、城镇化用地以及重点生态功能区能够得到更加精准和有效的规划与管理,从而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针对各关键区域的具体状况,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整治目标,例如:在农村地区提升耕地的规范化建设标准水平,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确保耕地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同时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整治,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此外还应重视水环境生态的恢复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污染,保护和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5]。在城市地区,为了提升土地使用的效率以及环境品质的提升要采取措施和策略,包括合理规划土地资源,优化土地使用结构,确保土地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同时还应该注重环境保护,通过种植更多的绿化植物,减少污染排放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土地管理政策,提高环境的整体品质,此外加强公众对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也是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和环境品质的重要方面;在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域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重视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是为了确保生态系统的健康,更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当前和未来的世代提供充满活力和生机的自然环境。

针对不同区域所具有的独特特征以及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相关部门应制定既科学又合理的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方案,确保能够有效地解决国土规划问题,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乡村地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相关部门可以采取措施,包括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综合治理,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此外加强农田的标准化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治理土壤污染,有效地减少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恢复土壤的健康状态,从而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在城市地区,相关部门应对低效用地进行再规划,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构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3.4 依托先进技术,构建监测系统

为了进一步提升国土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的品质与效率,相关部门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合理地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新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从而达到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治理效果。以我国某区域为案例,相关部门将大数据分析技术、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于园区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为园区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提供了现代科技的有力支撑,同时通过完善的智能管理体系,实现了对园区内各种设备的智能调度与远程管理,提升园区经营管理工作效率[6]。此外该园区引入了智能APP和触屏装置等智慧科技,优化参观者的智能导游体验;利用面部识别技术和智能摄像机,有效完成园区的安保与报警工作,确保园区内设备与游客的安全。在生态恢复技术中,通过地形塑造与植被恢复等技术对原有景观进行了改造,高效构建了区域内的生态功能分区;同时通过雨水溢流管网、植草沟、透水铺装等水生态恢复技术措施,有效构建园区内的下沉式绿地,打通园区内水系与湿地,实现园区水系统的高效平衡、循环与净化。在案例中表明在国土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工程中适当运用现代科技对于提升治理与恢复工作的效果,有助于有效利用该地区的国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构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土地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综合性的治理策略与生态修复的深度融合,才能实现资源的高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各级部门、企业以及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汇聚成强大的合力,实施全面的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打造更加美好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 [1]罗崇连,韦俊敏.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规划响应机制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J].地矿测绘,2024,40(04):61-64.
  • [2]周国贤.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策略探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4,(12):43-45.
  • [3]刘启峰.国土综合整治对区域生态修复效果的评估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4,5(23):188-190.
  • [4]韩彦明.国土空间规划中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路径探析[J].城市建筑空间,2024,31(11):77-79.
  • [5]杨昆仑.国土空间规划中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优化策略探讨[J].今日国土,2024,(03):33-35.
  • [6]欧阳效福,李一璇,徐世乐,等.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国土综合整治修复关键技术探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4,(01):38-41.

如何引用

陈会春, 梁秋月, & 李开阳. (2025).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研究. 工程与技术创新, 1(2), 1–4. 取读于 从 http://8.219.207.158/index.php/JETI/article/view/389
下载引用

参考

罗崇连,韦俊敏.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规划响应机制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J].地矿测绘,2024,40(04):61-64.

周国贤.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策略探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4,(12):43-45.

刘启峰.国土综合整治对区域生态修复效果的评估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4,5(23):188-190.

韩彦明.国土空间规划中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路径探析[J].城市建筑空间,2024,31(11):77-79.

杨昆仑.国土空间规划中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优化策略探讨[J].今日国土,2024,(03):33-35.

欧阳效福,李一璇,徐世乐,等.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国土综合整治修复关键技术探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4,(01):38-41.

作者简介

  • 云南厚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
  • 华合(北京)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
  • 北京智城联合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