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分析
摘要
电力网络信息系统属于Internet与Intranet,以及Extraet系统,所以应用时较为复杂。由于Internet接触的范围较广,所以会受到较多风险影响,因此需要展开全面性分析,构建出安全性较高的体系,才能够提高电力网络信息系统整体的安全性。想要解决电力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应该对能够涉及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掌握安全风险的实际情况,才能有效解决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该文章对电力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
引言
电力企业可以根据网络信息系统的结构,对系统与应用方面进行分析,了解系统与应用情况后,制定出有效的安全风险应多措施,降低安全风险的发生概率,保障电力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为电力企业构建出安全的信息环境,对于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物理层安全风险
首先,系统环境安全风险。在电力网络信息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火灾事故与水灾事故,以及雷电事故等安全风险影响,不仅会造成电力网络出现中断现象,还会导致系统瘫痪和数据被毁情况,严重的影响到电力网络信息系统的运行。同时如果产生接地不良与机房屏蔽性能较低的情况,容易受到外界电磁与静电的感染,不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另外如果电力设施与配套设施存在缺陷问题,会引发不同的故障产生,严重影响到电力网络信息系统。由于机房安全设施的自动化技术较为落手,难以对系统的运行与工作状况进行实时监督,无法及时有效发现与解决安全风险[1]。
其次,物理设备安全风险。在电力网络信息系统运行阶段中,会投入较多的网络设备,其中便具有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相关设备。同时服务器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由PC服务器与小型机移动设备组成,设备在正常运行的阶段中,如果安全性较低,难免便会对电力网络信息系统与网络应用带来风险影响,如路由器设备出现信息泄露,都无法保证信息的安全,间接地危害到电力企业的发展[2]。
2 网络安全风险
首先,网络体系结构安全风险。电力网络平台作为应用系统建设的主要平台,其中的体系结构与安全机制的设计等环节,会对网络平台的安全性造成直接影响,从而危害到电力网络信息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并降低群众的电力体验。电力网络可以划分为广域网和局域网,分别由Intranet与Extranet等部分组成,这也导致网络体系结构涉及的内容复杂,如果不同的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电力网络信息系统的运行。在运行办公网与业务网,以及Internet网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隔离工作,并且网段的划分不科学,以及路由器出现错误与网络容量不合理等,都会对电力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带来严重风险,对于信息系统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3]。
其次,网络通信协议安全风险。在电力网络信息系统运行的阶段中,如果网络通信协议存在安全漏洞问题,不仅会造成信息泄露,还会影响到信息系统整体的运行稳定性。由于网络通信协议具有安全漏洞问题,黑客便可以利用网络设备,以及协议安全漏洞等渠道,对网络进行攻击与信息获取,难以保障群众信息的安全性。比如在没有经过授权的情况下,对业务网络对业务系统进行非法访问,然后再对群众的口令密码与通信密码获取,会直接危害到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黑客通过对网络系统漏洞开展全面性扫描后,便会根据漏洞的特点,对通信线路与网络攻击,容易造成网络线路产生拥塞和瘫痪情况,直接危害到电力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4]。
再次,网络操作系统安全风险。在运用网络操作系统时,不管是IOS与windows,还是Unix等,其中都具有多样性的安全风险,如路由器与交换机,以及防火墙等环节,都会直接影响到操作系统的安全,容易造成网络处于风险的状态,严重影响到信息系统的运行。最后,Internet自身安全风险。由于Internet属于全球性公共网络,所以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因此在数据信息传输的阶段中容易出现延迟与差错,而且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便会导致数据传输出现错误和中断,造成网络信息的发布较为滞后,与实际情况不符合,难以解决群众的信息需求。同时网络的传输口令密码,以及通信密码等,会被黑客进行截取,然后再篡改和重发到网络,影响到群众的网络体验[5]。
3 系统安全风险
首先,操作系统安全风险。操作系统安全属于系统安全管理的核心,会对系统的安全带来影响。由于WEB服务器数据仓库服务器与外部数据交换服务器,以及门户服务器和办公客户机等相关设备的操作系统,主要以NT和Unix为主,但其中如果存在安全风险,便容易造成信息出现泄露,间接地降低群众的使用体验,这也是出现较多的安全风险问题[6]。
其次,数据库安全风险。数据库是业务应用和决策支持,以及行政办公与外部信息系统的的重要部分,产生的数据信息应该进行保护,避免信息出现泄露的状况,因此应该制定出统一的数据备份,以及恢复机制,然后再对数据库开展全面性管理,可以提升数据库整体的安全。如访问控制和敏感数据安全标签,以及日志审计等环节,都应该提高这些环节的安全等级,缩小系统出现安全风险的概率,构建出安全与牢固的数据环境。随着科学技术快速的发展,虽然电力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达到较高的安全级别,但是仍旧存在着较多严重的安全漏洞,能够直接影响到电力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运行。同时不同的应用系统软件在数据安全管理设计阶段中,也会出现相关的安全缺陷问题,所以相关人员应该对数据库与应用安全性能展开综合性的评估,以此预防给数据库受到安全风险影响,有助于提高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7]。
最后,黑客入侵安全风险。黑客入侵安全风险是由内部与外部组成,而内部指的是入侵人员采用Sniffer程序的优势,对网络进行扫描与分析,以此找到系统的漏洞,然后再对内部网络攻击和入侵,达到影响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效果。而外部分线是指入侵人员通过对网络的检测,以及木马方式等,对群众的信息数据获取,然后再通过群众的身份进入到系统中,以此获取价值较高的信息数据,从而导致系统出现终止服务的现象,严重危害到群众的使用体验。因此相关人员应该对内部和外部网络进行有效隔离,防止信息数据产生泄露的状况,有助于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性。此外还应对外网发出的服务申请进行筛选,仅允许正常通信的数据包进入到相关主机,而其他的服务请求需要拒绝,以此降低系统受到安全风险影响的概率[8]。
4 应用安全风险
首先,身份认证与授权控制安全风险。相关部门可以采取动态动态口令和CA第三方认证的形式,加强系统的安全性,这也是较为先进的认证形式,虽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是操作与管理出现不当的情况,都会引起安全风险发生。因此需要对应用服务和信息系统展开全面分析,构建出具有统一性的身份认证与授权体系,可以有效识别不同访问人员的信息情况,然后再给予访问者相关权限,可以防止利用他人信息入侵的风险发生。
其次,信息传输完整性安全风险。在不同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与用户会将重要的传输到Internet,这也导致Internet性能会直接影响到传输的效果,如果没有做好传输工作会导致信息数据出现不完整,以及出现非实时可能性,也给黑客创造入侵的机会。因此便可以将Internet的SSL虚拟专用网络作为基础,然后再利用传输加密与电子签名手段的优势,对信息数据传输安全性不断提升,以此降低相关的安全风险发生。
最后,实时信息作为应用系统的核心信息内容,因此必须要提升信息传输的机密性防止信息数据出现泄露。而想要实现安全传输的目标,可以融入加密方式与密码算法和密钥管理等形式,不断提升传输的安全等级。相关部门通过全面性分析后,可以利用密码管理委员会和公安部批准的加密方式、密码算法和密钥管理的方式,对这一环节安全不断加强,以此保证应用系统的安全性较高,能够长期处于稳定与安全运行环境。
5 管理层安全风险
管理人员作为网络设备管理的核心,能够直接影响到网络设备的安全性,所以相关部门应该认识到管理环节的重要性,不仅需要构建出专业性较高的管理队伍,还应该对管理造成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然后再制定出有效的安全措施,有助于降低安全风险的产生。比如权责不明确与管理混乱,以及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都会引起管理安全风险的产生。如果责权不明确和管理较为混乱,便会使部分员工和管理人员带外来人员进入到重要区域,从而造成重要的信息数据泄露,但是并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限制,容易引起安全风险问题产生。另外网络受到攻击与威胁后,并没有采取实时监控的方式,导致无法及时预警,便难以做出有效的应对,危害到网络的安全性。同时安全风险事故发生后,无法对攻击黑客的信息收集,从而缺乏网络可控性和可审查性,很难做到有效的安全风险预防。这便需要对站点的访问活动开展多次记录,对非法入侵行为及时发现与解决。相关部门还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机制,并且落实到网络的各环节,然后再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需要推动管理制度与解决方案结合,从源头杜绝安全风险的产生,有利于构建出安全性较高的网络环境。
6 电力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应对策略
6.1 物理层
在构建网络的过程中,应该对网络的结构与布线,以及路由器和网桥的设置选择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再对重要的网络设施加强,以此保证网络的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抵抗黑客的入侵与攻击。
6.2 网络层
6.3 系统层
6.4 应用层
6.5 管理层
- 电力网络信息系统想要实现不同类型的隔离,就必须要实行有效的隔离措施,如电力调度数据网络与综合信息网络,以及因特网等进行物理隔离,可以降低各网络漏洞的产生。相关部门需要对电力网络结构的边界进行识别,对不重要的网络接口断开,能够防止多样性的网络接口存在,然后再对重要的网络结构开展安全保护工作,可以保证电力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较高。
- 相关部门应该采取安全等级较高的网络操作系统,如系统等级应该达到C2,虽然等级仅有两条安全措施,并且距离较高的安全等级存在很大差距,但是具有基本的安全防范效果,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同时利用合理设置电力系统网络设施,以及主机系统配置与服务的形式,能够降低安全漏洞的出现,并且系统检测性能较高强,可以发现与解决漏洞问题,而且可以做到及时安装与升级系统缺乏的补丁,不断加强系统的安全性。
- 由于用户ID和口令认证具有较多不安全因素,所以很容易被黑客盗取,这便会给系统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便需要根据内部与外部的信息系统情况,建立统一的认证与授权机制,可以对不同的用户信息访问人员进行识别,有利于避免不法人员的入侵。想要建立安全性较高的口令,便应该保证口令的长度与复杂性较高,提高口令的猜测难度与盗取难度。此外需要做好备份和恢复工作,对重要的信息数据与应用系统备份,防止数据信息出现损坏与系统崩溃的现象发生,可以提高信息数据与系统的可用性。而且对重要的主机设备与网络设备进行备份,能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对实时控制系统与电力系统,应该在具备良好条件的状况下备份,保证电力系统各项业务有序开展。
- 电力企业想要安全实施各项业务,就必须要构建出完善的组织保证体系,并落实到企业的各环节。同时企业应该具备专业性较高的人才队伍,才能对企业状况进行分析,并且掌握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形成专业性的管理队伍,从而有效面对出现的安全风险,这也是电力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7 结语
电力网络信息系统在物理层、网络层、系统层、应用层、管理层等方面都具有安全风险,而且环节出现安全风险后,不仅会给电力企业信息安全带来较多隐患问题,还降低了群众的用电体验,间接地限制了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电力企业应该认识到安全风险的重要性,然后再加大对电力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分线的研究,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安全风险解决方案,营造出安全性较高的电力系统环境,有助于提高群众的用电体验,推动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丽红,刘宝擘,马博坤.电力系统网络信息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24,41(3):70-72
[2]张娟.电力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16(7):0066-0066
[3]罗建东.电力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技术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4,41(2):144-145
[4]赵雨.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安全风险分析及防御策略研究[J].信息产业报道,2023(6):0103-0105
[5]李祯.电力信息通信系统网络安全防护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4(1):249-251
[6]高利达,张颖,张钦雪.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的信息安全与防护机制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24,41(7):150-152
[7]王梦铃.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24,41(6):155-157
[8]吴先虎.电力系统网络信息安全风险防范措施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23(6):0004-0007
如何引用
参考
任丽红,刘宝擘,马博坤.电力系统网络信息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24,41(3):70-72
张娟.电力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16(7):0066-0066
罗建东.电力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技术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4,41(2):144-145
赵雨.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安全风险分析及防御策略研究[J].信息产业报道,2023(6):0103-0105
李祯.电力信息通信系统网络安全防护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4(1):249-251
高利达,张颖,张钦雪.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的信息安全与防护机制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24,41(7):150-152
王梦铃.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24,41(6):155-157
吴先虎.电力系统网络信息安全风险防范措施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23(6):0004-0007
版权
未提供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