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 研究性论文

课程思政融合体育教学路径的研究

作者

摘要

课程思政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体育课程是实施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课程思政与体育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不仅能够扩展了教育教学内容与形式,还有利于将青少年培养成为新时代所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法总结出课程思政融合体育教学路径:一是体育教学深度挖掘思政内涵,丰富教育内容;二是优化体育类专业的思政育人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三是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思政教育效果;四是建立体育课程关于思政融合的评价体系;五是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加强主体支撑;六是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优化思政教育环境。通过以上路径,体育教育不仅能强健体魄,还能成为塑造学生品格、传递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实现“以体育人、以体育德”的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

张烁,鞠鹏.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刘兵,肖巧俐.新时期体育课程思政的目标定位、问题阐释与实施路径[J].上海体育大学学报,2024,48(11):23-31+68.

周结友,刘婉亭.数字技术赋能下的沉浸式体育消费推进路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4,39(04):397-404.

王姗姗,刘瑞.条件精创: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策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5,40(02):148-155.

丁省伟,储志东.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的生成逻辑、影响因素与实施策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3,38(02):143-149.

蔡思宁,辛悦凯,房广顺,等.“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梗阻与推进路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5,44(02):23-29.

胡德平.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理论逻辑、实践障碍与推进路径[J].上海体育大学学报,2024,48(11):9-22.

沙婧.高中思政课融入中华体育精神的价值、困境与出路[J].教育科学论坛,2025,(10):11-15.

胡超超,阳家鹏.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高质量发展:逻辑、价值与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5,(03):65-72.

罗平,袁香澳,吴倩.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创新模式和健康发展路径[C]//中国班迪协会(CBF),澳门体能协会(MSCA),广东省体能协会(GSCA).2025年全国第十五届中国体育训练科学大会论文集(上).山东:山东体育学院;,2025:449-455.

米丽艳,杨威.提升思政引领力:高校加强思政课建设路径探赜[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5,41(02):80-85.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