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 研究性文章

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策略研究

作者

摘要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家庭药品储备日益增多,过期药品的处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本研究以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策略为主题,旨在探索有效、可持续的过期药品回收模式,以减少过期药品对环境和公众健康的潜在危害。通过对现有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回收渠道有限、公众认知度不高、回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本研究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案例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公众对过期药品回收的态度和行为,以及现有回收模式的成效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策略。包括拓宽回收渠道,如与社区、药店、医疗机构合作设立回收点;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过期药品危害及回收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完善的回收激励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回收;探索创新回收模式,如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线上回收预约等。

1.研究背景

1.1 药品安全的重要性

药品作为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其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家庭常备药品是保障家庭成员健康的重要物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药品可能会超过有效期,成为过期药品[4]。过期药品如果被误用,不仅可能无法发挥应有的治疗作用,还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1.2 家庭过期药品的现状

(1)数量庞大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家庭储备药品的数量逐渐增多。同时,由于药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以及人们在用药过程中的不科学、不合理行为,导致家庭过期药品的数量日益庞大[5]。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家庭过期药品数量惊人,这些过期药品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

(2)处理不当

目前,大多数家庭对于过期药品的处理方式并不科学。一些家庭将过期药品随意丢弃在垃圾桶中,这可能会导致药品中的化学成分进入土壤和水源,对环境造成污染[6]。还有一些家庭将过期药品卖给非法回收者,这些非法回收者可能会将过期药品重新包装后流入市场,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2. 研究意义

2.1 保障公众健康

(1)防止误服误用

过期药品的化学成分可能发生变化,药效降低甚至产生有害物质。研究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策略有助于减少因误服过期药品而导致的健康风险,保护家庭成员尤其是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身体健康[7]。避免因使用过期药品延误病情治疗,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有效的药物治疗。

(2)减少潜在危害

过期药品若随意丢弃,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土壤、水源等。通过回收策略的研究,可以有效降低过期药品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的潜在危害[8]。某些药品成分可能在环境中积累,对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进而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

2.2 规范药品管理

(1)促进药品合理使用

对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药品有效期的认识,增强合理用药的意识[9]。引导公众定期清理家庭药箱,避免囤积过多药品,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和流通。可以为药品监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加强对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监管,提高药品管理水平。

(2)完善回收体系

目前家庭过期药品回收体系尚不完善,通过研究可以探索建立更加高效、便捷的回收模式和渠道。例如,设立固定回收点、开展上门回收服务、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回收等,提高回收效率和覆盖面。推动药品生产企业、零售企业、医疗机构等各方共同参与过期药品回收,形成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

3. 研究方法

结合之前文献调查的相关理论知识,设计出家庭对过期药品的处理调查问卷,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调查涉及全国各地不同省份的人群,共收回问卷50份,有效问卷为50份。对回收的数据进行深入调查,掌握目前传统家庭对过期药品的处置方式。

4.结果

调查结果如表4-1显示,女性参与者多于男性,女性有33人,占比66%;男性有17人,占比34%。年龄主要集中在18-30岁,有35人,占比70%;51岁以上最少,只有6人,占比12%。学历方面,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最多,有37人,占比74%。职业方面,学生占比最大,有37人,占比74%。

表4-1家庭对过期药品的处置情况

项目 问题描述 选项 人数 构成比
性别 您的性别是? 17 34%
33 66%
年龄 您的年龄是? 18岁以下 5 10%
18 30岁 35 70%
31 50岁 4 8%
51岁以上 6 12%
学历 您的学历是? 初中及以下 0 0%
高中/中专 11 22%
大专 0 0%
本科及以上 37 74%
职业 您的职业是? 学生 37 74%
白领/职员 2 4%
自由职业者 3 6%
退休人员 7 14%
其他 1 2%
回收点使用情况 如果有定点回收过期药品的地方,您会使用吗? 36 72%
不会 12 24%
不确定 2 4%
如何处理 您通常如何处理过期药品? 作为一般生活垃圾丢弃 23 46%
与生活垃圾分开处理 19 38%
卖给药贩子 1 2%
其他 7 14%
储备习惯 您是否有储备家庭药品的习惯? 48 96%
没有 2 4%
处理方式 当发现家中有过期药品时,您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可多选)? 不知道如何处理 5
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特殊处理方式处理(如果有) 18
送给亲戚朋友(即使过期) 8
尝试自行分解或破坏后扔掉 7
保留在药箱中 8
措施 如果您选择直接扔掉过期药品,您会采取什么措施?(可多选) 原包装扔掉 26
把药品从包装中取出扔掉,保留包装 15
与其他垃圾混在一起扔掉 15
Table 1.

大部分人对过期药品随意丢弃的危害有一定了解,“大概知道有危害但不清楚具体情况”的有22人,占比44%;但仍有部分人不太清楚或完全不知道,分别有8人和2人;约一半的人不知道有专门的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机制,有26人,占比52%;通常处理过期药品时,较多人选择作为一般生活垃圾丢弃,有23人,占比46%;其次是与生活垃圾分开处理,有19人,占比38%;当发现过期药品时,处理方式多样,包括不知道如何处理、按照说明书特殊处理、送给亲戚朋友、自行分解扔掉、保留在药箱中等。若直接扔掉过期药品,较多人选择原包装扔掉,有26人。

回收意愿方面,如果所在地区有专门回收点,大部分人愿意将过期药品送到回收点,有36人,占比72%;但也有部分人不太愿意或不愿意,分别有6人和5人。对回收流程是否熟悉、是否有奖励或激励措施以及其他因素会影响人们将过期药品送到回收点,分别有15人、10人和5人。了解回收活动的方式和提高回收效果的措施方面,希望通过社区宣传、网络宣传和药店宣传了解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活动的人较多,分别有29人、29人和27人。大部分人认为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回收点数量和给予物质奖励可以提高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效果,分别有42人、34人和26人;加强对非法回收过期药品行为的打击力度也被认为是一种有效措施,有21人。

5.建议

5.1加强宣传教育

5.1.1多渠道宣传

利用社区宣传,如在社区公告栏张贴海报、举办社区讲座等,由于社区宣传被较多人(29人)希望作为了解回收活动的方式,且社区能直接触达各年龄段居民,尤其是中老年人和家庭主妇等对社区信息关注度较高的人群。

加大网络宣传力度,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进行科普,吸引年轻人的关注,鉴于有29人希望通过网络宣传了解回收活动,且网络能覆盖广泛的人群。

增加药店宣传,在药店张贴宣传海报、发放传单,或者让药师在顾客购药时进行提醒,因为有27人希望通过药店宣传了解回收活动,且药店与药品紧密相关,能提供专业的建议。

5.1.2宣传内容丰富化

详细介绍过期药品随意丢弃对环境的危害,包括对土壤、水源的污染以及可能对生物造成的影响等,提高公众对危害的具体认识。普及专门的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机制,告知公众回收点的位置、回收流程等信息。

5.2提高回收便利性

5.2.1增加回收点数量

根据调查,有34人认为增加回收点数量可以提高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效果。可以在社区、药店、医院、超市等公共场所设置更多的回收点,方便居民投放过期药品。对回收点进行明确标识,提高其可见性和辨识度。

5.2.2优化回收流程

简化回收手续,让公众能够方便快捷地将过期药品送到回收点。对回收点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5.3激励措施

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小礼品等,吸引公众积极参与过期药品回收。有26人认为这一措施可以提高回收效果;设立荣誉制度,对积极参与过期药品回收的个人或家庭进行表彰,提高公众的参与积极性和荣誉感。

5.4打击非法回收

5.4.1加强监管

加大对非法回收过期药品行为的打击力度,有21人认为这一措施可以提高回收效果。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药贩子等非法回收行为,维护药品市场秩序;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公众举报非法回收过期药品的行为,对举报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5.4.2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让公众了解非法回收过期药品的危害,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不将过期药品卖给药贩子。

6.结论

总体来看,公众对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有一定的认识和意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部分人对过期药品的危害和回收机制了解不足;另一方面,在处理过期药品时,仍有较多人选择不恰当的方式。为提高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过期药品危害的认识;增加回收点数量,方便居民投放;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加强对非法回收过期药品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应针对不同人群特点,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提高公众参与度。

参考文献

[1]杜晶晶,马爱霞.对过期药品控制方法的探讨[J].中国药房,2007,18(1):2-4.

[2]陈世吉,蔡金炼,柯福志,等.一起因销毁过期药品污染环境而引起中毒的事故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5,11(003):1007-2705.

[3]段然.过期药的生态危害和回收机制[J].生态经济,2023,39(5):5-8.

[4]高君,侯毅,魏璐嫚,等.郑州市居民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23,25(5):543-548.

[5]张艳芳.福州市家庭过期药品处置行为与回收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23.

[6]邬纯玉,邹小丽.过期药品回收及处理处置研究现状[J].品牌与标准化,2024(1):118-120.

[7]赵颖波,陈熙,府裕琦,等.家庭药品浪费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探讨[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23,13(4):68-72.

[8]张代维,王子寿,辛征骏.过期药品回收问题与对策[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9,21(005):309-311.

[9]付彪,张烈云.居民家庭常备药品过效期的识别与处理方法探讨[J].中国健康月刊,2011,030(005):194-195.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家庭过期药品的处理与回收策略研究,DC2024251

参考

杜晶晶,马爱霞.对过期药品控制方法的探讨[J].中国药房,2007,18(1):2-4.

陈世吉,蔡金炼,柯福志,等.一起因销毁过期药品污染环境而引起中毒的事故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5,11(003):1007-2705.

段然.过期药的生态危害和回收机制[J].生态经济,2023,39(5):5-8.

高君,侯毅,魏璐嫚,等.郑州市居民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23,25(5):543-548.

张艳芳.福州市家庭过期药品处置行为与回收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23.

邬纯玉,邹小丽.过期药品回收及处理处置研究现状[J].品牌与标准化,2024(1):118-120.

赵颖波,陈熙,府裕琦,等.家庭药品浪费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探讨[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23,13(4):68-72.

张代维,王子寿,辛征骏.过期药品回收问题与对策[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9,21(005):309-311.

付彪,张烈云.居民家庭常备药品过效期的识别与处理方法探讨[J].中国健康月刊,2011,030(005):194-195.

作者简介

  • sci-open@163.com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中国
  • sci-open@163.com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中国
  • sci-open@163.com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中国
  • sci-open@163.com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中国
  • sci-open@163.com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中国
  • sci-open@163.com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