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栏目
研究性文章
不同类型矿山损毁土地调查指标体系构建与适宜性评价模型优化
摘要
矿山损毁土地所引发的生态退化与功能失衡,早已不再是局部性环境问题,而成为资源型区域社会—生态系统结构性失衡的典型体现。本研究立足于不同类型矿山的成因机制与干扰路径差异,通过指标体系的分类型重构与评价模型的集成优化,提出一种从“因子识别—权重耦合—等级映射—反馈调试”全链条运行的新型适宜性评价方法。在指标层面,分别针对金属矿、煤炭矿与非金属矿构建差异化指标结构;在模型层面,引入主客观融合权重机制与空间边界动态分区方法,提升适宜性评价的空间识别度与适配稳定性。
如何引用
周川, 杨赟, & 刘凯. (2025). 不同类型矿山损毁土地调查指标体系构建与适宜性评价模型优化. 自然科学前沿, 1(1), 34–38. 取读于 从 http://8.219.207.158/index.php/FNS/article/view/282
下载引用
参考
陈捷,左丽媛,王耿明,等.矿山占损土地遥感监测与土壤侵蚀定量研究[J].测绘科学,2025,50(01):160-168.
李婷,叶丽娟,杨俊泉,等.内蒙古中西部矿山地质环境遥感调查[J/OL].自然资源遥感,1-9[2025-04-08].
何睿,王润,徐航,等.基于U-Net的湖北省露天矿山土地损毁信息提取应用[J].资源环境与工程,2024,38(01):100-110.
葛永强,徐娟,陈国颜,等.矿山土地复垦措施及经济效益分析[J].甘肃科技,2023,39(11):43-47.
殷亚秋,杨金中,汪洁,等.长江经济带废弃矿山占损土地遥感调查与生态修复对策[J].国土资源遥感,2020,32(02):170-176.
版权
未提供许可协议